曾經“小橋流水人家”,如今變身“黑水河”。巨野河是小清河的一條支流,曾經是一條洗衣、灌溉的“母親河”,如今隨著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污水的排放,污染越來越嚴重,臭氣熏天。
以前水能吃,現在都不敢澆地
11日上午,記者來到歷城區臨港街道辦事處張越家村附近的巨野河段。巨野河自南向北流,正好從張越家村的西側經過。巨野河算不上一條大支流,河道實際水面寬約三四米,水流較緩,小河在樹林和麥田中間緩慢“爬行”,走近河邊,一股惡臭飄來。河水“黑不見底”,用樹枝一測,其實水深只有幾十厘米。河邊的淤泥足有10厘米厚,成群的小蟲子盤旋在黑色的淤泥上,令人作嘔。
“以前可不是這樣。”一位年過六旬的村民告訴記者,河水被污染成黑水,只是近幾年的事情。以前河水還算清澈,村民都在河邊洗衣服,水質特別清澈的地方還能直接吃水、淘米呢。到了農閑季節,村民經常來河里抓魚撈蝦,現在早就不見魚蝦的蹤影了。
“現在別說吃水,就連澆地都不敢用了。這么黑的水,誰知道里面有什么東西,會不會影響莊稼生長。”村民說。
生活和工業污水雙重夾擊
據了解,巨野河發源于西營鎮拔槊泉、飲馬泉,在鴨旺口注入小清河,全長48.5公里,流域面積260平方公里。流域內現有主要泉池20余處,曾經是沿途村落的“母親河”。“母親河”咋變為“黑水河”了呢?
受訪的多位村民提到,主要是沿途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太多了,越來越多的村莊吃上自來水,就不注意保護河水了。“張越家村北頭的啤酒廠就經常往河里排廢水,這一段的河水污染得更厲害。”在村民的指引下,記者看到距離巨野河300米外有一家啤酒廠,名為“濟南方源啤酒有限公司”,一條又長又臭的排水溝像一條引河,將啤酒廠和巨野河連接起來。“巨野河流域估計這種排污的廠子不少。”村民說。
不過,歷城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王青說,造成河水污染的主要還是生活污水。沿途的工廠一般都會嚴格監管,定期巡查和監測水質,一旦發現污水超標,都會處罰并責令整改。“比如方源啤酒廠,以前的污水處理設備不達標,我們責成他們新上了一套上百萬的新設備,現在正在調試中。”“巨野河流經好幾十個村莊,農村沒有污水處理設備,只能將生活污水排到河里。”王青坦言,治理巨野河污染,不是監管的問題,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跟不上,怎么監管都白搭。